複委託常見問題
1. 海外股票可否信用交易?
ANS:目前國內法規尚未開放海外股票信用交易。
2. 美股、港股是否有當日沖銷(當沖)制度?
ANS:美股、港股皆有提供當日沖銷的機制,前提需當日先買後賣,方可當沖。
3. 美股、港股的交易單位是多少?
ANS:香港股票最小買賣交易單位稱為『手』,每檔股票皆不相同;美股股票最小買賣交易單位稱為『股』
4. 海外股票有漲跌幅限制嗎?
ANS:美股/港股:無漲跌幅限制
5. 港股的下單買賣價格檔位限制標準?
ANS:港交所規定,投資人委託限價單有「最佳十檔」限制,意即如果是買進,掛單範圍可由向下二十四檔,
至向上十檔價位;如果是賣出,則由向上二十四檔,至向下十檔價位皆可掛單
6. 美股是否可以市價委託?
ANS:國內法規已開放可符合當地市場交易機制,但考量款項圈存及美股無漲跌幅,仍僅開放限價委託。
7. 開立海外投資帳戶後,是否可交易美國所有的ETF?
ANS:
1 委託人為非專業投資人者,限受託買賣以投資股票、債券為主且不具槓桿或放空效果之ETF。
另法令開放,非專業投資人簽署風險預告書可承作商品型、特殊型ETF;
遇正向不超過二倍及反向不超過一倍之槓桿或放空型 ETF標的.但專業投資人不受上述限制
8. 專業投資人的資格為何?
ANS:
專業投資人須同時具備以下資格,並以書面提出申請,經審核通過,始具備專業投資人身份:
(1) 提供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上之財力證明。
(2) 投資人具備充分之金融商品專業知識、交易經驗。
(3) 投資人充分了解受託或銷售機構受專業投資人委託投資得免除之責任後,同意簽署為專業投資人。
9. 什麼是購買力?
ANS:
購買力指投資人當日可購買有價證券的能力,
購買力=銀行帳上金額+在途款(尚未入帳之金額)+當日賣出-當日買進委託金額
購買力依交易市場別分開計算,賣出港股所增加之購買力僅適用於購買港股,不可用於交易美股;
賣出美股所增加之購買力僅適用於購買美股,不可用於交易港股。
10. 交易美股的時,有看到有與我委託價相同的成交,但我的委託卻沒有成交或只有部分成交,為什麼呢?
ANS:
美國有許多交易所同時在進行交易撮合,投資人透過報價軟體或於網路上得知之報價多數均為含括許多交易所的綜合報價,
其中可能會包含中小型地區交易所或場外的成交價,但實際上未必可以參與。
因此,若穿價的幅度小且時間短,是有可能只有部分成交或未成交的現象。
11.什麼是在途款?
ANS:賣出後尚未匯進客戶帳戶,仍在途中之款項
12.有關在途款的使用?
ANS:同一市場同一交割幣別若有賣出在途款將優先被使用,唯當買進時圈存的金額大於在途款之金額,
則會對客戶銀行帳戶餘額就扣除在途款後仍不足的金額進行圈存。
13.是否可用台幣交易海外股票?
ANS:可以,開立德信證券複委託帳戶,可選擇台幣帳戶交易
14.使用新台幣進行交割,但我賣出款跟配息想收到外幣(原幣),可以嗎?
ANS:若買進使用新台幣進行交割,賣出款與配息都會以新台幣進行交割,若希望賣出款跟配息以外幣(原幣),請使用外幣(原幣)買進。
15.參與美股、港股除權息是否需課稅?
ANS:
(1)參與美國有價證券複委託之配息(指債息及現金股利),凡非美國公民交易美 國股票者,現金股利一律先行扣除 30%稅負
(2)參與港股交易現金股利之利息無需先行扣除稅負,若為國企股、紅籌股 配發現金股息、紅股分配時,
  中國稅務機關皆視台灣投資人為境外非居民企業股東,按 10%稅率 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之後,再將完稅股息配置至客戶帳
16.何謂美國存托憑證(ADR)?且交易有何其他費用?
ANS:
(1)美國存托憑證﹝ADR﹞指已在美國以外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之外國公司的股票,在美國境內掛牌銷售,
(2)交易ADR每年還要支付每股0.02~0.05美元不等的ADR保管費用。收取時間與費用依發行公司公告為主
(3)ADR是由存託保管銀行每年依照每單位收取管理費。收費方式依照宣告的記帳日,持有股份進行收費,
  因此在記帳日(record date) 時有股份都會收取(不論買進時點)由於沒有固定宣告收取費用的時間,只能自行自存托保管銀行查詢收費公告。
17.複委託台幣交割與外幣交割的差異與注意事項
ANS:
(1)複委託台幣交割,由券商整批換匯,因避免匯率波動,會先以中信銀匯率多圈存5%,於隔日實際收款金額時會依實際的換匯匯率計算
  計算公式:(委託股數x委託價格+手續費+相關稅規費)x(匯率x1.05)
(2)複委託台幣交割,買進與賣出都會換匯,會產生匯差成本
(3)複委託台幣交割,目前客戶在交易系統上無法查詢台幣購買力餘額,需先試算金額
(4) 複委 託台幣交割, 為預先圈存制,隔日才扣款,請勿將證券交割戶設定為複委託台幣交割戶,避免交割戶餘額不正確
(5)複委託外幣交割,依投資人自行換匯,以外幣進出,並無台幣交割匯差風險,在交易系統可查詢到外幣購買力餘額